訪談主題: 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信息系統上線運行 |
![]() |
為推進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省級統籌,全省自2021年起推行集中統一的企業職工社會保險信息系統(以下簡稱省集中系統),實現企業職工社保業務實時數據共享、聯網經辦、異地通辦。我市于2021年3月在全省首批上線運行省集中系統,全面實行社保服務“一窗受理、一網通辦”,推進實體大廳與網上經辦業務深度融合,著力提高辦事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。 |
![]() |
嘉賓:
市人社局黨組書記 王惠鋒 訪談時間: 2021-10-29 |
![]() |
相關圖片 |
文字實錄 |
主持人:為什么要實行養老保險省級統籌,上線省集中系統? 王惠鋒: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:“全面建成覆蓋全民、城鄉統籌、權責清晰、保障適度、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,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”。要實現全國統籌,首先必須實行省級統籌。實行省級統籌乃至全國統籌,是歷經實踐檢驗的世界通行做法,能夠最大限度地解決養老基金區域性不平衡問題,有助于均衡區域間企業和個人負擔,實現養老金區域間共濟,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,促進社會和諧穩定。 省級統籌的具體內容可概括為“七個統一”,即:統一養老保險政策、統一基金收支管理、統一基金預算管理、統一責任分擔機制、統一集中信息系統、統一經辦管理服務、統一激勵約束機制。其中,統一集中信息系統是實現企業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基礎,通過搭建全省統一的社保公共服務平臺,有效解決以往各地(市、州)企業職工社保系統各自為政、標準不統一、無法聯通等問題,實現全省社保業務線上線下“一網通辦”。 主持人:目前,省集中系統上線運行進展情況如何? 王惠鋒:今年年初,省人社廳確定我市為省集中系統第一批上線試點城市。3月22日,經過前期充分準備,我市順利上線運行省集中系統。從上線7個月以來的情況看,系統運行平穩,經辦結果準確,數據共享及時,我市企業職工社保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。我市省集中系統上線試點工作,為全省其他市州上線運行探索出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經驗,先后接待武漢、襄陽、十堰、黃石等十余個地市人社部門的學習調研,并在人社部、財政部檢查驗收湖北省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工作中作交流發言。目前,全省已有超過半數地市上線省集中信息系統,12月底前,全省所有地市將全部完成省集中信息系統上線工作。 主持人:省集中系統上線運行后,我市養老保險工作有何新特點? 王惠鋒:省集中系統上線運行后,我市養老保險工作呈現出3個方面新變化。 一是政策執行更加規范。在參保政策上,對參保范圍、繳費比例和基數、基數申報、補繳、轉移接續、退休審核、計發辦法、調待辦法、遺屬待遇等進行統一規定,實現各類參保對象平等參加企業養老保險,公平享受待遇;在參保方式上,明確了“按單位方式參?!焙汀耙造`活就業參?!眱煞N辦法;在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上,省內人員流動就業,養老保險關系不再辦理轉移接續手續,跨省轉移人員直接使用手機“支付寶”即可掌上辦理。 二是經辦服務更加便捷。推行“就近辦”,不需要群眾在各地來回跑;推廣“線上辦”“掌上辦”,支持互聯網終端和手機終端,提供遠程服務;實行“前臺受理、后臺分類審批、全城通辦”的業務經辦模式,提升服務質效,提高了群眾辦事的滿意度。 三是風險防控更加嚴格。借助大數據力量,將基金財務監管及經辦業務監管嵌入信息系統,經辦數據實時接入,構建實時監控體系,通過大數據比對識別風險,效率更高、監管更嚴,最大限度降低風險。 主持人:省集中系統上線運行后,社保業務辦事渠道有哪些新變化? 王惠鋒:省集中系統上線后,社保業務線上辦理渠道更加便捷,目前有鄂匯辦APP、支付寶APP、“湖北12333”微信公眾號、“掌上12333”APP、湖北政務網等5種方式辦理,“鄂州12333”微信公眾號省級層面數據端口正在進行對接,對接完成后即可實現線上辦理。同時,社保業務線上可辦項目增多,目前,用人單位可通過湖北政務服務網辦理社保業務66項,單位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參保、繳費、待遇等信息查詢,社保待遇資格認證,養老關系轉移等高頻事項均可網辦和手機辦理。 主持人:省集中系統上線后,企業在養老保險基數申報和繳費政策上有哪些變化? 王惠鋒:省集中系統上線前,用人單位每年7月1日前向社保經辦機構申報本社保年度職工繳費工資基數(若不申報則沿用上年繳費工資,低于保底線的自動保底)。當年7月至次年6月期間,若無人員變動等相關信息變更,用人單位無需再向社保經辦機構作繳費申報。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繳費的,未計征滯納金及個人賬戶利息。 省集中系統上線后,優化了辦事流程,減少了初審、復審環節,無需提交財務報表、單位及個人申報表等材料,實行單位工資基數申報承諾制,也對企業養老保險基數申報和繳費提出了新的要求。需要特別提醒的是,無論用人單位是否發生人員增減變化,都必須按月進行申報繳費,如跨月的,視為欠費補繳,按日計征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及個人賬戶利息。 主持人:省集中系統上線后,對企業養老保險的欠費處理有哪些變化? 王惠鋒:省集中系統上線前,用人單位可按照系統中核定的欠費信息進行補繳,未計征滯納金及個人賬戶利息。省集中系統上線后,用人單位未按月繳費的,自次月1日起,按日計征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和個人賬戶利息,滯納金金額不超過欠費金額。企業歷史欠費按省人社廳統一政策執行。 主持人:省集中系統上線后,在省內跨區域流動就業的人員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有哪些變化? 王惠鋒:省集中系統上線前,參保人員在省內跨區域流動就業的,需轉移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基金。省集中系統上線后,相關人員無需再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,待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規定判定待遇領取地,由待遇領取地負責歸集繳費歷史,并支付養老保險待遇。 主持人:省集中系統上線后,企業養老保險補繳政策有哪些變化? 王惠鋒:省集中系統上線前,對于1995年12月31前的一次性補繳,采用固定月繳費基數510元,按照用人單位16%、個人2%進行補繳;1996年1月1日之后,繳費基數和比例按辦理補繳養老保險的當期繳費基數(即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%至300%范圍之內)和比例確定,未征收滯納金和個人賬戶利息。 省集中系統上線后,在繳費比例和基數、個人賬戶利息、滯納金、繳費記錄、資金渠道、補繳時序等6個方面都有較大改變,具體參照省人社廳《關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補繳有關問題的通知》(鄂人社發〔2019〕27號)文件執行。 主持人:省集中系統上線后,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補繳政策有哪些變化? 王惠鋒:省集中系統上線前,我市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補繳中斷時段的基本養老保險欠費,除跨省轉移的人員補繳期不超過36個月以外,其余人員補繳年限不受限制。如今采用新系統后, 靈活就業人員在一個核定年度內可以一次性繳納、補繳、預繳本核定年度內基本養老保險費,但不允許跨年度補繳。 主持人:省集中系統上線后,關于終止養老保險關系后的退費政策有哪些變化? 王惠鋒: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累計繳費不滿15年,且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;或在達到法定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前離境定居,且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,可以選擇終止養老保險關系。省集中系統上線前,以單位職工身份繳費的,對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;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費的,其個人繳費全額退還(含個人賬戶的利息)。如今采用新系統后,參保人員選擇終止養老保險關系的,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,個人繳費劃統籌部分不予退還。 主持人:省集中系統上線運行后,市人社部門在社保服務方面有哪些新舉措? 王惠鋒:新系統有新氣象。市人社部門著力改進業務經辦流程,優化服務質量,重點抓好以下3個方面: 一是實行綜合柜員制。打破科室間的職能限制,從真正方便群眾的角度出發,對業務經辦流程進行優化,將原來按業務分設的窗口,優化整合為綜合柜員窗口,著力實現“一窗通辦”,群眾辦事“最多跑一次”。 二是高頻事項減流程。以面向企業和群眾的高頻服務事項為重點,繳費人員增減申報等99項事項共精減材料115件,社會保險繳費申報與變更等2個事項推行“告知承諾制”,辦事流程壓縮60%,要件減少55%,辦事群眾只憑本人身份證,絕大部分業務都能一次性辦理。 三是規范管理優服務。專門成立服務大廳管理專班,設立“網辦業務指導區”“自助查詢服務區”“辦事群眾休息等候區”,規范服務大廳管理。設立社保政策咨詢服務窗口,由社保中心班子成員和各科室負責人輪流上崗,為群眾提供精準、便捷的社保政策咨詢服務。 |
|
|